首页
实时讯息
当前位置:
首页
手术
手术
肝脏内“搭桥”,成功为休克患者微创止血
2025-03-06
湖南日报3月6日讯(全媒体记者 张春祥 通讯员 王玲 朱文青)60岁的刘建军(化名)因肝癌、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消化道反复大出血出现休克,生命垂危,3月5日,长沙市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肿瘤科介入团队成功为患者实施急诊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在肝脏内“搭
查出乳房肿块3年未规范治疗,“核桃”疯长成“西瓜”!女子崩溃:不痛不痒,一查竟是肿瘤!乳房全切!
2025-03-29
查出乳房小肿块怎么办?黄女士(化名)选择了忽视它,于是肿块逐年变大,3年后长到西瓜大小,为了保命,她不得不牺牲掉整个乳房。查出乳房肿块3年未规范治疗“核桃”疯长成“西瓜”1月底,49岁的黄女士只身来到宁波市第二医院乳腺外科鲁洪丰副主任医师门诊就诊,坐下后,她就难掩情绪,开始掉眼泪:“医生,感觉我的胸
手术治疗老年痴呆,靠谱吗?
2025-03-21
“手术后第一天母亲的情绪改善特别多,眼睛是发亮的,还能不停说话。”家住武汉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家属卢光哲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他的母亲在2024年12月,花费2.8万元做了一种名为“颈深部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英文缩写为LVA)”的手术。公开资料显示,LVA是由浙江省人民医院手外科原主任、杭州求是医
全球首个AI内镜智能体在中山医院“上线”,将为医患带来哪些智能体验?
2025-04-12
4月11日至13日,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举办的2025上海消化内镜学术大会上,中山医院全球首发多模态AI内镜智能体。这一叫“镜观”的智能体可以为患者解读内镜报告,辅助医生预警风险,还能帮助医生管理调度医疗资源。中山医院内镜中心主任周平红教授介绍:“镜观”是全球首个深度融合大数据、AI技术与医疗资源
中国医疗队在西非实施首例骨搬运术
2025-03-07
中新网南宁3月6日电 (龙慧英 郑志大)据第24批援尼日尔中国医疗队(以下简称中国医疗队)6日提供的信息,近日,该医疗队副队长、创伤骨科专家农建部带领中尼骨科团队,运用骨搬运技术(Ilizarov技术)成功治愈一名骨折后下肢严重畸形患儿,这是西非地区首次成功应用该技术。尼日尔一名5岁小男孩因一次意外
头皮发麻!近300颗!女子体内取出……医生惊呆
2025-03-30
天哪!密密麻麻总共有近300颗医生都震惊了近日,福建某医院收治了一名患者,罕见地从其髋关节中取出近300颗软骨瘤,完成高难度“清石之战”。女子疼得没法走路检查结果让医生大吃一惊王女士(化名)今年40岁,10年前的一次车祸让她的左侧髋关节严重骨折,虽经手术固定,但髋关节内滑膜组织在经年累月的摩擦中悄然
小叶医探|“我感觉如获新生!”德国患者跨国求医解顽疾 “点赞”安徽医疗技术
2025-03-21
大皖新闻讯3月20日,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病房里传来了一阵动听的歌声,德籍患者沃顿(化名)先生的妻子正用这种方式向医护人员表示感谢。原来,三天前,沃顿在该院接受了微创手术治疗,解决了困扰了多年的腰椎间盘突出顽疾。据了解,今年54岁的沃顿是一名德籍汽车行业高管,早在2013年就曾在德国接受过开
曹君利委员:培养新时代麻醉人才 促进医学教育与临床实践“无缝衔接”
2025-03-08
来源:人民网 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徐州医科大学副校长、麻醉学院院长曹君利在做客“人民会客厅·圆桌对话”栏目时,就公立医院麻醉学科人才培养话题进行了探讨,建议加强麻醉学临床技能培训教育,让医学教育与临床麻醉实践充分融合,全面培养新时代麻醉人才。在曹君利看来,随着新时代高等医学教育改革
“中国第一胖”躺货车进京就医,减重300多斤!
2025-04-04
“我想到瘦下来后能到普通的商场里买衣服,然后自己开车带着妈妈去旅旅游。不管怎样,不能再胖回来了。”宇宙在接受健康时报记者采访时说。买衣服、旅游,这些对普通人而言再平常不过的日常,对近两年的宇宙来说却是一种奢望。今年3月28日,宇宙称自己的体重已降到400斤以下。经过近半年的科学减重,这名身高1米86
男子割肝救妻10个月后妻子去世:不后悔,我不救她谁救她
2025-03-28
3月27日,据海报新闻,安徽宿州的马先生割肝救妻,妻子手术后10个月病情复发离世,引发关注。马先生称,妻子于2024年的12月份,也就是手术后的第10个月,病情复发离世了。当初因为手术金额巨大,靠借钱做的手术,还有20万元的债务,自己因为割掉了一半的肝,不能干重活,目前靠摆摊卖玩具维生。虽然生活艰难
«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