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大熊猫”中华鲟屡被误捕!一场“避难计划”开启
来源:检察日报正义网
屡屡发生的
渔民误捕中华鲟事件
引起了浙江省舟山市
检察院检察官关注
在第五个中华鲟保护日前夕
该院召开中华鲟保护
公益诉讼听证会
探讨中华鲟保护面临的
困境和应对——
2025年3月28日是第五个中华鲟保护日。中华鲟是现存最古老的鱼类之一,被称为“水中活化石”,并因其极度珍稀又被称作“水中大熊猫”。然而,近年来中华鲟种群却面临灭绝危机。

听证会现场。
在中华鲟保护日到来前夕,浙江省舟山市检察院召开加强舟山海域国家一级野生动物中华鲟保护行政公益诉讼案听证会。听证会现场,与会人员围绕加大宣传力度,让渔民掌握中华鲟保护、救治知识,确保放流成活率,畅通中华鲟洄游通道,建立中华鲟“海洋避难所”等工作提出具体建议。
屡遭误捕
一条短视频揭开的保护困局
“这是什么怪鱼?捕鱼这么多年,从没见过。”今年1月初,一条短视频引起了舟山市检察院公益诉讼部门检察官的注意。视频中,一个渔民展示了自己误捕的一条长约1米、重达20多公斤的梭形怪鱼。检察官通过资料比对,确认这条怪鱼正是中华鲟。

图为中华鲟。浙江海洋大学副研究员王晓艳供图
中华鲟与恐龙同时代,不仅是地球上现存最古老的鱼类之一,更因其极高的生态、科研和文化价值,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检察官随即展开调查,走访海洋渔业等部门,了解到今年1月至3月,舟山海域渔民作业时有7次误捕中华鲟的记录;自2016年3月以来,渔民误捕中华鲟的记录已累计达70余次,主要集中在岱山县的黄泽洋、岱衢洋等海域。
据统计,舟山市有定置帆涨网、近海拖虾、底拖作业的渔船约900艘,不少渔船曾误捕中华鲟,个别渔民甚至多次误捕。
“因宣传不到位,渔民对中华鲟认识有限,即使误捕后放生,所采取的方式也不妥当,中华鲟的保护情况令人担忧。”办案检察官介绍。
多方求证
舟山海域或为中华鲟
主要海洋栖息地
中华鲟是典型的洄游性鱼类,在淡水和海水间完成其生命循环。研究表明,成年中华鲟超过80%的生命周期(10年至15年)在海洋中度过,通过摄食海洋生物积累能量,为后续的繁殖洄游储备体力。每年10月至11月,性成熟个体从近海大陆架集群溯游至长江上游产卵繁殖。
“近年来东海海域频繁出现的误捕事件,促使我们系统开展对中华鲟海洋栖息地的科学评估。”办案检察官介绍。

浙江海洋大学专业团队对舟山海域中华鲟进行监测。浙江海洋大学供图
今年2月,舟山市检察院委托浙江海洋大学对舟山海域中华鲟情况进行评估鉴定。通过环境DNA检测等方法,确认了舟山海域存在稳定的中华鲟高密度聚集区,其空间分布特征与历史文献记载、洄游轨迹模型及海洋环境参数高度吻合。
“结合误捕记录和专家报告,基本可以证实舟山海域是中华鲟的主要海洋栖息地。”办案检察官说。
检察机关在调查中还发现,尽管相关部门已采取了一定措施加强保护,但中华鲟的保护仍面临诸多挑战:缺乏系统监测研究,难以全面掌握洄游路线、栖息习性及种群变化等关键信息;尚未建立舟山海域中华鲟保护规范,未开展栖息地调查;科普法治宣传不到位,部分沿海居民和海上作业人员对中华鲟认识不足,误捕后未能及时采取正确措施。
凝聚合力
让中华鲟在碧波里生生不息
保护势在必行,更需多元共治。在3月26日召开的听证会上,与会专家学者、行政机关代表、听证员等围绕舟山海域是否为中华鲟主要海洋栖息地;对舟山海域出现的中华鲟或者中华鲟栖息地,应采取何种保护措施以及相关可行方案各抒己见。
专家建议加大宣传力度,让渔民掌握中华鲟保护、救治知识,确保放流成活率。同时,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监测,并在禁渔期以外针对性加强保护。
与会人员还对兼顾海上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依托跨海大桥优化监测措施、畅通中华鲟洄游通道、建立中华鲟“海洋避难所”等提出了具体建议。
听证会最终形成共识,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在舟山加强中华鲟海洋领域的保护工作。一个涵盖中华鲟救护、监测、养殖、宣传、资金、机制等全方位的保护网络正在逐步形成。
舟山市检察院副检察长王旭征告诉记者,舟山检察机关将积极履行公益诉讼职责,以听证会专家意见为蓝本,联动涉海部门构建保护矩阵,共同为中华鲟划定一片安全的栖息地,让它们在东海碧波中自由繁衍、生生不息。
海洋领域生物多样性保护涉及海洋渔业、生态环境、自然资源规划等多家职能部门,下一步,检察机关将建议相关部门协同开展中华鲟多维度保护工作。
中华鲟小传
古鲟鱼起源于白垩纪时期,是淡水鱼类中个体最大、寿命最长的鱼类之一,主要分布在北纬45°以北的俄罗斯水域,尤其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等流域。古鲟鱼演化有几十种形态,后来很多形态消失灭绝了。
中华鲟曾散布在珠江、闽江、钱塘江、黄海等水域,后来随着地壳变迁、人类活动,这些种群陆陆续续消失,仅存在长江里,种群个体较大,一般有五六百斤。综合来看,中华鲟性成熟大概是15岁,15岁就要回长江繁殖,繁殖以后幼鱼也会回到海里。
中华鲟是内陆水域(长江)和海洋联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使者。目前,关于中华鲟海洋生活史的研究很少。
(根据听证会录音整理)
来源:检察日报·法治新闻版
作者:龚婵婵 陈洪娜
- 本文分类:实时讯息
- 本文标签:中华鲟 舟山 海域 舟山市 海洋 渔民 听证会 检察官
- 浏览次数:0 次浏览
- 发布日期:2025-03-31 16:33:00
- 本文链接:https://m.qckvzv.cn/news/1lvbAVa02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