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罗:工业发展撑起县域经济

博罗县以第65位的排名上榜2025赛迪百强县榜单。

今年上半年,博罗县地区生产总值433.75亿元。图为惠州市建盛荣业实业有限公司的生产线。

博罗县规上工业企业达1380家。图为落户在博罗的台铃电动车生产线。

申泰电子(惠州)有限公司的生产线。

近年来,博罗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持续扩大政府有效投资。图为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
7月23日,工信部下属研究机构——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发布《2025中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惠州市博罗县以全国第65位的排名,再次入选2025赛迪百强县榜单。这一排名比2024年的第66位晋升1位,再次实现在全国百强县中争先进位。
记者了解到,自2020年首次上榜赛迪全国百强县以来,博罗在榜单中的排名实现连续进位。根据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的公开报告,2020年,博罗位居赛迪百强县第93位,随后的每一年,其排名不断进位。直至2025年最新榜单公布,在6年时间里,博罗在赛迪百强县榜单中排名已跃升28位。
赛迪百强县排名的进位,背后是县域经济实力的跃升。当前,博罗正全力冲刺千亿县。据统计,2024年,博罗县地区生产总值突破950亿元,达952.24亿元。今年上半年,博罗县地区生产总值433.75亿元,增长7.2%,增速位居全市第一。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廖钰娴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梁维春
工业增加值对GDP增长贡献突出
《2025中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指出,县域工业正从过去的基础性支撑角色,加速向经济核心引擎跃升。据《中国县域统计年鉴2024(县市卷)》显示,2023年,县域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全国总量比重超40%,共有253个县域的二产增加值大于200亿元,工业规模能级持续攀升。从二产增加值占比来看,全国共有255个县域的二产增加值占其GDP比重超过50%,工业在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显著。
作为GDP位居全省第一的县市,近年来,工业的稳定发展,同样强势撑起了博罗县域经济的基本盘。
据统计,2024年,博罗县地区生产总值突破950亿元,达952.24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5.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9%,工业增加值对GDP增长贡献达73.2%。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以来,博罗县全力推动产业链发展,建立“一个专班、一个产业链党支部、一份链主名单、一个政策咨询机构、一个金融服务团队、一个培育政策、一个行动计划、一张招商图谱”的“八个一”工作机制,统筹推进9条重点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同时,强化产业链招商,招商团队主动前往香港、江苏等地招商逾60次。今年上半年,全县过会项目108宗,计划总投资约153亿元,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值约225亿元,年创税约7亿元。
目前,博罗已形成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等五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支柱产业比重从50%提升至超70%。全县规上工业企业达1380家。2024年,工业投资增长10.5%,连续四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平均增速30.9%。
近年来,博罗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持续扩大政府有效投资。2025年,博罗谋划县级以上重点建设项目169宗,总投资1010.4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29亿元,上半年完成投资126.65亿元,其中53宗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0.26亿元,均超时序进度。上半年完成土地挂牌出让37宗,其中工业用地27宗。
聚焦县域产业平台建设,博罗持续提升平台承载力,深入实施“一园区、一管理机构、一国企、一融资方案”的园区“四个一”机制,在省级产业园区组建园区投资发展公司,构建“国资主导+园区协同”架构,逐步建立起产城人融合的现代化产业园区。
据悉,惠州博罗产业园区现有规上工业企业226家、专精特新企业24家、高新技术企业96家。同时,深圳福田—博罗共建现代产业园建设也在稳步推进,截至当前累计引进13宗项目,预计总投资36.3亿元。
冲刺广东首个千亿县
在区域经济中,千亿县作为经济“压舱石”“稳定器”的作用正进一步增强。
据前述研究报告,中国千亿县持续扩容,2024年千亿县数量增加到62个,其中7个县凭借经济总量大、人口基数大、财政收入高、人均收入高、产业结构优、创新能力强、区域影响力大等特点发展成为“超强县”。此外,准千亿县持续扩容,GDP超900亿元的准千亿县达到21个,800亿元以上县域数量超过100个,700亿元以上县域接近150个,竞争不断加剧。
目前,广东拥有3个千亿强镇,占全国千亿镇总数的一半。然而,广东至今没有诞生一个千亿县。今年4月,广东省“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印发《广东省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行动方案》,提出要力争千亿县零的突破、千强镇数量增加。
从全省县域整体发展来看,博罗县有望冲刺千亿县。2024年,博罗全县GDP突破950亿元,达952.24亿元,同比增长4%。今年上半年,博罗县地区生产总值433.75亿元,增长7.2%,增速位居全市第一。按照当前的发展态势,有望在2025年一举突破千亿大关。
近年来,博罗发挥与广州、东莞接壤的区位优势,在沿东江一带设立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打造新型工业化的主阵地、主战场,重点从深圳、广州、东莞等发达城市引进产业项目。
当前,博罗正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目前,博罗县域副中心发展总体规划已初步完成编制,谋划推进配套项目45宗、总投资410.77亿元,已动工建设9宗。其中,正力争黄巢墩大道年底建成通车,园区科创服务中心9月初建成投用,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博罗实验学校8月底动工建设、明年9月开学。此外,商业综合体项目已完成初步方案,正在进行控规调整。
今年4月,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指挥部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第二批试点的通知》,确定22个县(市)作为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第二批试点县(市)。其中,博罗县入选广东新型城镇化第二批试点。截至目前,博罗县城古城改造项目累计完成投资7.9亿元,革命演讲旧址、韩尚书祠、塘滩路公园等已完成改造并开放使用,葫芦岭停车楼连接道路建成通车。县城“42+40”主要市政道路黑化美化、改造提升工程已完成31条,预计今年年底前可全部完成。罗阳巷口污水处理厂项目启动建设,预计年底前建成投用。
■相关
百强县是县域经济增长“领头雁”
7月23日,2025县域经济创新发展论坛在北京举办,会上发布了《2025中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研究成果。
该报告共分六大章节,以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为核心,系统阐释了新时代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特征、新内涵、新图景、新热点、新典范与新方略。重点关注超强县、千亿县、大城市周边县、陆地边境县、沿海县、工业大县、农业强县、文旅名县等不同类型县域发展特点和成果,系统评价中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情况,并从区域分布、经济实力、财政实力、工业水平、城镇发展、共同富裕等进行多维度解析。
研究指出,百强县是经济压舱石、增长领头雁、工业主战场、创新试验田、富民先锋队,“12345”挑大梁作用明显。百强县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以仅占全国约2%的土地面积和7%的人口规模,创造了超10%的GDP总量;百强县是县域经济增长的“领头雁”,以5%的县域数量贡献了县域26.5%的GDP;百强县是工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贡献县域约30%的二产增加值及规上工业企业数量;百强县是科技创新的“试验田”,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占全部县域的40%;百强县是富民强县的“先锋队”,百强县农村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率先突破50%大关。
研究指出,2025赛迪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百强区域分布不均。百强县东部地区占67席,中部地区占18席,西部地区占12席,东北地区仅占3席,东部地区优势明显。整体呈现出“强县强省”特征,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三省表现突出,分别占25席、15席和12席,百强县前10名中江苏省独占6席,并包揽前3位。
研究指出,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指引,应统筹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在高质量发展“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的时代要求下,县域经济规模持续增长,GDP由2015年的31.6万亿元增长到2023年48.3万亿元;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县域二产增加值达40%,产业结构基本形成二产和三产“双轮驱动”格局,未来县域实现高质量发展应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驱动、以新型城镇化为重要空间支撑、以乡村振兴为必由之路,为推动国家整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研究还指出,县域区域功能发展特征明显,因地制宜推动特色县域高质量发展。除超强县、千亿县外,大城市周边县、陆地边境县、沿海县、工业大县、农业强县、文旅名县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条件,迅速发展;陆地边境县从“开放末梢”迈向“双循环节点”,从“政策洼地”转向“制度高地”,从“边疆稳定”走向“共同富裕”;沿海县三次产业蓬勃发展,依托海洋资源和港口设施,逐渐向高技术、高效能和高质量“三高”产业快速转型。
■热点
大唐惠州热电联产项目全面投产
日前,大唐惠州博罗燃气热电联产项目2号机组顺利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标志着这座总投资27亿元的“能源巨舰”实现全面投产。该项目不仅使中国大唐在粤在役机组容量突破千万千瓦大关,更为博罗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的高质量绿色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作为广东省“十四五”重点工程,该项目自2023年9月28日开工以来,便以“创标杆、创四优、创国优”为目标全速推进。据大唐惠州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朱畅游介绍,得益于高效的政企联动和全员攻坚,该项目与国家管网集团、地方政府紧密协作,仅用7个月就实现天然气管线建成通气,刷新了广东省内同类工程建设周期纪录。
“项目全面投产后,预计年发电量约35亿千瓦时,年供热量约612万吉焦。”大唐惠州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李江表示,这将直接保障区域内企业的稳定电力和热蒸汽需求,为博罗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提供坚实支撑。据测算,项目每年可为博罗创造税收约1.5亿元,同时大幅降低环境影响——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73.51万吨、节约标煤消耗34万吨,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
据介绍,该项目依托4项国内首创及60项行业领先技术成果,实现全流程优化。其主辅机设备全对称设计节省用地45亩;机组APS无断点一键启停技术显著提升运营效率;智慧工地平台更是荣获全国电力工程建设管理创新一等成果。这些创新不仅有效降低了工程造价,更使项目成为“绿色”与“智能”深度融合的典范。
“我们将当好能源保供的‘压舱石’。”朱畅游表示,大唐惠州热电将以稳定可靠的电热供应、行业领先的环保与智能水平,持续为博罗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
赛迪百强县榜单博罗县历年排名
2020年,排名第93位
2021年,排名第89位
2022年,排名第81位
2023年,排名第69位
2024年,排名第66位
2025年,排名第65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