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感恩奋进 双争有我|承德钒钛新材料有限公司物流公司检车员鲍守坤:检点锤敲出列车安全运行曲

2025-04-29 07:49:00     阅读量:0

4月25日,承德钒钛新材料有限公司物流公司检修作业区党支部副书记、检车员鲍守坤正在检查车辆。河北日报记者 李佳泽摄

4月25日15时,一列运载焦炭的火车卸完货,停靠在承德钒钛新材料有限公司物流公司检修作业区,待重新编组后,驶往下个目的地。接到检车通知后,检修作业区党支部副书记、检车员鲍守坤手持检点锤,开始给火车“体检”。

“每天有10列左右火车在此停留,是公司补给原材料和产品外运的货运主力军。”说话间,鲍守坤俯身钻进车厢下,用检点锤轻击车轮,声音清脆平稳。“火车跑得稳,全靠车轮转。而车轮最内侧凸起的轮缘,一旦损坏就可能发生列车脱轨事故。”他说。

出现裂纹是轮缘常见的问题之一。由于观察角度受限、裂缝极细微,单靠肉眼很难做到万无一失。

“除了会看,还要会听。如果敲击轮缘,声音有起伏,基本可以判断有裂纹。”鲍守坤说,从仅持续1秒左右的声音中辨异响,需要把每一次敲击当作第一次,反反复复磨耳朵。

承德地处山区,铁路桥隧占比高、坡度大、气压变化大,对车辆制动系统要求更高。

“这些货运列车都采取空气制动系统,一般情况下,连接气缸的勾臂杆外露间距在125到135毫米。间距短,制动力太长,容易擦伤侧轮;间距长,没有制动力,车辆停不住。”鲍守坤说。

一年冬天,眼睛如尺的鲍守坤发现一节车厢勾臂杆间距超出约5毫米。他仔细检查发现,受低温影响,气缸内部出现结冰现象,导致勾臂杆卡顿。他及时排除隐患,避免列车带病行驶。

从车头到车尾,共有50多节车厢、长约700米,每节车厢零部件数量超400个,一丝不苟的鲍守坤足足检查了50分钟。

把每次检车作业,都当作一次全力以赴的冲锋,是鲍守坤时刻秉持的优良作风。

1992年12月,鲍守坤从部队复员,成为原承德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输部(现承德钒钛新材料有限公司物流公司)一名蒸汽机车司炉工。寒冬里,炉火炙烤胸前,冷风刺透后背;酷暑中,煤灰沾满全身,汗水浸透衣衫。

2001年,单位想把鲍守坤调任管理岗,他却把机会让给同事,继续留在基层一线,选择到技术难度更高的列检班。

从司炉工到检车员,一切从零开始。为掌握车辆检修技术,他白天跟着老同事学实操,晚上抱着专业书籍啃理论,仅用三个月就成为一名合格检车员。

“十天半个月发现不了一个问题也常有,但守坤常说检车不仅是技术活儿,更是良心活儿,疏忽一秒钟,就是一个安全隐患。”检车员唐海军说,鲍守坤认真负责、爱岗敬业的精神,感染着身边每个人。

从事检车工作以来,鲍守坤始终以工匠精神践行着“在岗一分钟,敬业60秒”的誓言,先后发现80余个影响行车安全的重大隐患、排除各类故障200多次,经他检修的16万多节车厢安全运行率100%。

鲍守坤办公室内最多的是书,每月读一本,是他常年坚持的良好习惯。善于学习的他,不仅掌握了一百多种车辆检修技能,自学取得了检车员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还考取了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利用业余时间向职工群众义务普及法律法规知识,为千余人提供了法律援助和咨询。

从4月28日召开的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传来喜讯,鲍守坤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这份荣誉不只属于我个人,更属于全体承德钒钛人。今后,我将再接再厉,充分发挥劳动模范示范引领作用,带动身边同事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坚持多看一眼、多敲一锤,绝不让任何一辆货物列车‘带病’发出。”鲍守坤说。(河北日报记者 陈宝云)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