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穿越600年!大明遗梦邂逅Z世代:沉浸式剧本杀开启文旅新玩法

2025-05-29 10:37:00     阅读量:0

清晨的云峰屯,石板巷里响起一阵急促的锣声,身着明代服饰的“屯堡长老”手持密信匆匆穿过人群,向着奢香夫人住所疾行。月隐星沉之际,一队神秘来客悄然潜入云峰屯堡,六百年云峰屯的静谧夜色骤然被撕开一道裂痕……这不是古装剧拍摄现场,而是云峰屯景区新推出的沉浸式剧本杀《开元·贵州》的日常一幕。

《开元·贵州》由贵州省旅游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旅集团)旗下贵州风景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云峰屯堡管理分公司联合贵州文演教育有限责任公司打造,该项目将于5月31日正式上线。

破局:当古屯遇见Z世代

云峰屯景区位于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七眼桥镇,作为贵州保存最完好的明代军屯村落,云峰屯600余年的石板巷、碉楼文化,曾因“静态观光”模式逐渐淡出年轻游客的视野。如今,云峰屯正试图以“游戏剧”打破静态观光模式,让沉睡的历史“活”起来。

“我们希望通过游戏再现历史,让年轻人参与其中,了解屯堡文化的家国情怀和坚守精神。”贵州文演教育有限责任公司艺术总监常晖介绍,剧本以朱元璋调北征南平定梁王叛乱为历史主线,融入屯堡水西彝族奢香夫人治黔等真实事件,构建“历史为骨、演绎为肉”的剧情框架。玩家可能扮演一名押送军粮的小卒,任务包括向村民学方言,或破译密信上的彝文。常晖强调,所有虚构情节均需通过屯堡文化研究专家审核,“比如奢香夫人兴办汉学的功绩必须准确呈现,但她的心理活动可以合理想象。”

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选择剧本杀作为转型切口,正是看中其对年轻游客的吸引力。“传统景区面临同质化竞争,而云峰屯的建筑格局、非遗等资源为沉浸式体验提供了天然舞台。”

景区内体验剧本杀的游客

轻资产运营:乡村振兴的“文化导火索”

与其他景区依赖大量NPC(非玩家角色)的剧本杀不同,云峰屯采用“轻资产”模式,减少专业演员数量,鼓励游客自主扮演角色。“我们称之为‘导火索式’引爆——用低成本实现文化传播与经济效益双赢。”常晖解释。

这一模式也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当地村民原本以务农为生,如今可以成为剧本杀中的“屯堡长老”NPC,“穿祖宗的衣服演戏,一开始别扭,现在能向游客讲讲家族史和我所理解的屯堡文化,很自豪。”村民王大叔说,项目还带动了周边餐饮、手工艺品销售,不少村民通过制作及出租明代服饰道具增收。

“贵州中小景区很多,想要突围,需要差异化路径。”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云峰屯的“文化+游戏”模式,为中小景区突围及乡村振兴提供了“活化”思路。

游客体验:从“旁观者”到“剧中人”

“任务要求向本地老人学方言,这种互动比拍照打卡更有趣。穿上明代服饰走在石板街上,仿佛真的穿越了。”90后小张说,通过游戏记住历史,才是真正的文化传承。

游客在为获取线索完成任务

“我抽到的角色是从都,任务是通过方言及线索找到头领兵暗中保护。”游客杨女士展示手机里记录的屯堡方言,“NPC全是本地人,他们的讲述让历史特别鲜活。”

“剧本杀不是简单‘贴标签’,而是让游客从‘走马观花’转向‘深度共情’。”常晖说,云峰屯虽小,却有无限可能。明朝、清朝、民国、推理甚至爱情主题,都能在这里找到载体。

挑战:热潮之后的留客难

景区沉浸式剧本杀固然能够激活古文化,但也不免让人质疑“当热潮退去,云峰屯能否真正留住游客的心?”

“我们最终目标是让游客因历史而来,而非游戏。”计划定期更新剧本的同时,开设屯堡文化研学课程,将“一次性体验”转化为“长效文化认同”。云峰屯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与周边村寨达成协议,开发以“屯堡戍边”为主题的跨区域剧情地图,将农产品销售、非遗工坊体验融入任务线,形成文化体验闭环。

“我们不要昙花一现的网红效应。”项目相关负责人指着景区内新立下的剧本杀道具说,游客通过游戏体验到不同朝代的屯堡故事——这才是留给未来的记忆锚点。

夜幕降临,剧本杀的玩家们聚在古戏台前,与村民共聚一堂。锣鼓声中,明代屯堡的戍边故事与现代人的笑声交织。常晖站在阴影处轻声道:“六百年前,这里的人守着边疆;六百年后,我们守着他们的梦。”屯堡先民用石头锁住时间;他们的后人用游戏重启了时光。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顾启明

编辑 申凌

二审 程姣

三审 陈兵 周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