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连州非遗更“出圈”“出彩”?
新的一年,如何让连州非遗更加“出圈”“出彩”?要结合“百亿文旅产业”目标深入挖掘,填补连州非遗在传统医药、游艺与杂技门类上的空白;要总结发扬2024“连州千年民俗巡演”成功经验,用好“非遗+旅游”模式打造省级非遗活动品牌;要推动数字化保护,建立非遗数据库……2025年连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座谈会上,专家学者畅所欲言,提出了不少“金点子”。

连州非遗“舞马鹿”在连南演出。黄津 摄
创新传承
以文旅融合激活非遗生命力
当天,连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聘任了新一届非遗专家组成员,并颁发了聘书。“聘书是责任,更是信任。希望专家们以学术视角和本土情怀,为连州非遗注入新活力。”连州市政协副主席、广东省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会员、清远市作家协会会员、清远诗社社员黄友建说。
会议上,连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分管领导、连州市非遗保护专家组成员、连州市文化馆负责人及非遗保护工作相关人员齐聚一堂,共商非遗保护大计,共谋传承发展新路。
连州市文化馆馆长、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李砾珍回顾了连州非遗保护工作成果。目前,连州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项、省级6项、市级18项、县级36项,涵盖传统技艺、民俗、传统舞蹈等八大类别。通过“连州千年民俗巡演”“非遗进校园”等品牌活动,年均举办非遗活动40余场,累计吸引游客超150万人次,文旅创收突破亿元,有效提升了非遗文化的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
然而,保护工作仍面临传承人老龄化、经费短缺、部分项目濒危等难题。连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成员邓国娣表示:“非遗保护是延续历史文脉的使命,需要政府、专家、社会共同发力,汇聚各方智慧与力量,破解瓶颈。”
专家组一致认为,要结合连州的“百亿文旅产业”发展目标,把连州的传统音乐、传统制作技艺、民俗等特色项目充分挖掘出来,积极填补连州非遗在传统医药、游艺与杂技门类上的空白;要结合2025年“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村创建工作任务,深入挖掘有创建任务的镇、村的非遗资源,力争通过非遗申报工作为镇、村创建工作加分。
此外,要结合2024年“连州千年民俗巡演”成功经验,深化“非遗+旅游”模式,打造省级非遗活动品牌;要推动数字化保护,建立非遗数据库。
立足特色
守护连州千年文脉
与会专家还围绕如何做好第六批县级非遗项目申报展开讨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连州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曹春生认为:“申报工作需立足连州文化特色,注重项目的原真性与活态传承潜力,同时要加强田野调查与文献梳理,挖掘更多濒危文化资源。”
李砾珍表示,2025年将重点推进第六批县级非遗项目申报、完善传承人梯队建设,策划推出“非遗创意市集”“非遗定点展演”“非遗技艺体验”等创新活动,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让连州非遗更加“出圈”“出彩”。
邓国娣表示,该局将结合当前社会对非遗的活化利用形式的关注热点,进一步谋划2025年非遗保护的重点举措,让非遗文化更好地赋能“百千万工程”和连州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同时,以此次座谈会为契机,凝聚共识、协同发力,共同守护连州千年文化根脉,以创新思维推动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推动连州文旅实现高质量融合发展。
南方+记者 黄津
通讯员 魏思婷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作者】 黄津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 本文分类:实时讯息
- 本文标签:连州 连州市 文化 体育局 民俗 传统 千年 广东省
- 浏览次数:0 次浏览
- 发布日期:2025-04-02 18:15:00
- 本文链接:https://m.qckvzv.cn/news/7V04rPrwd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