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赛道,同样精彩!青岛电子学校坚持全面育人,学生升学有路、就业有门
随着2025年中考政策发布,到底为孩子选择怎样的升学路径,已经成为中考家庭最重要的话题。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适合的才是最好的,站在教育的角度更是如此。近年来,作为青岛职业教育的一面旗帜,青岛电子学校坚持“就业与升学并重”,凭借先进的设施、优良的师资、严谨的管理、优异的教学质量、广阔的升学与就业出路,践行着“成就一个学生、幸福一个家庭、奉献整个社会”的办学理念,也诠释着属于职业教育赛道的精彩。

同上一堂课
国际化交流展职教风采
日前,青岛电子学校迎来了意大利巴切莱特学校的师生访问团。作为一所同样致力于职业教育的学校,巴切莱特学校的师生深入青岛电子学校的课堂,与当地学生共同参与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教学情境本土化校本课程》。在实践操作环节中,中意学生组队设计并制作声控小夜灯,亲身感受青岛职业教育独特的教学魅力和创新精神,展开了一场国际化的职业教育交流。
“跟巴切莱特学校交流,大家同上一堂专业课,让我看到他们的严谨认真,有很多值得我思考的东西。”2023级3班何冰亦同学说,这是一次国际化交流的机会,在展示自身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发现着自身的不足之处,为接下来的学习指明方向。其实,对于青岛电子学校师生而言,这种国际化的交流比比皆是。
学校作为青岛市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教育局直属的唯一一所培养电子信息类技能型人才的中等职业学校,青岛电子学校始终站在职业教育的前沿,推动职业教育“引进来、走出去”,为学生提供放眼世界、开拓视野的机会,培育具有职教特质、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学校被誉为青岛职教的一面旗帜,近年来凭借优良的师资、严谨的管理、优异的教学质量、广阔的升学与就业出路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和办学效益,带来骄人的教育教学业绩。
升学就业
职业教育一样精彩无限
说起青岛电子学校办学质量,专业技能水平高、对口高职升学率高、就业率高一直被津津乐道,这与中职从单纯“以就业为导向”转变为“就业与升学并重”的教育定位相匹配。目前,学校依托计算机、电子、电气三大专业集群,积极探索开展中职-高职-本科-硕士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学校是山东省首批中高职一体化、首批“3+4”本科贯通培养试点学校,也是青岛市首批职普融通、五年制贯通、现代学徒制和校企一体化试点单位,更是青岛市首个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中职学校,近年来又全力打造综合高中,贯通培养在学校取得实效。
职业教育一头连着升学,另一头连着产业、企业。青岛电子学校对接青岛“10+1”创新型产业体系,先后开设3D打印、光伏发电、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专业,专业跟着产业走;牵头成立青岛电子信息业职业教育集团,联合10所职业院校、10个行业协会及80多家企业,形成覆盖产业链的产教融合生态圈,并通过现代学徒制工匠班实现企业联合育人,使得学生贴近企业需求,兼具专业技能与人文素养。
“我们推进多元化办学,力求达到升学有路、就业有门的目标。”青岛电子学校副校长王辉说,山东省推进职教高考制度的建设,打破了职业教育的学历“天花板”。以2024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山东启动仪式上作为代表发言的青岛电子学校毕业生戴栋晨为例,他凭借自身坚持不懈的努力,不但跨过职教高考就读本科,还考取了硕士研究生,又进入哈尔滨工程大学读博,诠释了职校生也有精彩的跨越。
全面育人
“1+1+1”助力学子成才
记者了解到,青岛电子学校以“成就一个学生,幸福一个家庭,奉献整个社会”为办学理念,搭建家校社高效沟通与教育资源共享平台,营造全环境育人新生态,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学校打造“崇德尚礼”德育品牌,推行“十个一”项目计划,通过体育、艺术和创客三大中心的支持,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学校拥有超过40个社团,涵盖微电影、文学、篮球等领域,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成长需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青岛电子学校校长、平度师范学校校长、青岛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主任崔西展说,经过多年实践,学校形成了独特的“1+1+1”特色培养模式:即每一位学生精通一项专业技能,为学生奠定立业之本;具备一项艺体特长,为学生铺平立人之路;培养一种情趣爱好,为学生开启创造之源。
目前,青岛电子学校抢抓部省共建国家职教创新发展高地、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新模式试点的重大机遇,全力“打造新电子,服务新经济”,努力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和谐互动。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山东省文明单位、山东省高水平学校、山东省优质特色校、山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等200多项荣誉,8次获得青岛市局属学校考核优秀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