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油香里的效率故事:5天时间 企业拿到扩建土地
船山区争当效率革命“急先锋”,讲好芝麻油香里的效率故事——
5天时间 企业拿到扩建土地
3月13日21时,船山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五楼办公室里灯光明亮。该局副局长何明桂、山珍华紧盯屏幕,看着镇域规划图的黄色农业用地色块正被鼠标拖拽成工业用地的深红。
“拟调整地块坐标核对完毕。”随着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规划股股长陈硕的嗓音落地,安静的办公室里顿时响起掌声。此时距遂宁市万福食品有限公司递交用地申请仅72小时,5亩土地的“身份转换”已按流程报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时间倒回至3月初。遂宁市万福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海燕站在工厂新购的全自动压榨设备前,望着仓库里堆积如山的芝麻油原料愁眉不展。“订单已经排到年底,可新生产线再不上马,研发的新产品就不能按时交付了。”她攥着2月份收到的订单,纸页边缘已泛起毛边。企业扩建所需的5亩土地,因涉及集体用地流转、规划调整等复杂程序,一时间陷入僵局。
这家扎根船山近20年的老牌企业,是全区唯一的规上食品工业企业,其生产的“遂都”“食饱嘴”“宇庆”三大品牌石磨芝麻油,以及特色鲜花椒油,以独特的口味和丰富的营养价值畅销全国。“今年计划新增两条生产线。”李海燕说,随着近一年来企业订单增加,卡在用地审批环节的5亩扩建用地,让扩大产能的愿望始终悬在空中。
转机出现在3月11日的一次“为企服务日”。船山区经信科技局副局长曾悦到企业调研时,李海燕说起企业发展的烦恼。“李总,您的情况我们记下了。”遂宁市万福食品有限公司的会议室里,曾悦合上笔记本的动作干脆有力,“今天我们就把你的情况汇报上去,明天我们就去现场办公。”这句承诺让李海燕将信将疑——毕竟涉及省市区三级审批的土地调规,往常至少需要三个月以上。
企有所呼,我有所应。部门联动的齿轮就此飞转。3月12日清晨,何明桂带着规划、用地等股室负责人来到企业扩建地块。工作人员进行现场选址论证。“通过摸排,我们发现工厂旁有块土地可以通过调整规划来满足项目用地需求。”何明桂翻开最新土地变更调查图,指着一处图斑解释。现场会商持续到正午,每个人的笔记本都记满问题清单。
“成立专班,实施容缺办理、开辟绿色通道!”回到局里,何明桂在会上拍板。当晚,会议室变身“临时作战室”:墙上挂满土地利用现状图、镇域规划图,桌上放着《土地管理法实施细则》,三台电脑屏幕同时显示着不同版本的规划底图,目标就是将厂区旁边5亩集体用地调整为工业工地。
紧接着,两天时间内,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项目规划方案按流程报市局、省厅审批。其间,由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现场指导、区经信科技局协助,帮助企业与属地乡镇、村社签订了土地意愿调查表和土地入股协议,并指导完成做好项目立项工作。
“李总,土地调规已报省厅,你也赶快准备好相关材料!”3月15日,接到曾悦的来电,让李海燕彻底安心。“现在按照容缺办理,实行‘边审边补’,我们将安排服务专员帮你跑后续手续。”
“从提出诉求到完成申报,仅用了5天时间,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得知用地规划已申报省自然资源厅,李海燕由衷地感叹。“今年扩地建厂有希望了。”望着即将变身厂房的土地,她算着新账:“新增两条生产线投产后,产品赶在销售旺季上市,厂里将增加产值2000多万元,新增就业岗位10余个。”
当前,为更好落实“效率革命行动”,船山区经信科技局已建立“一对一联系服务专班”,落实企业服务专员,22名专员对接服务31家规上工业企业,做好为企服务。
仲春时节,遂宁的油菜花开得正盛。在金黄的花海与白色的厂房之间,那5亩即将完成“身份转换”的土地,正孕育着新的生机。未来,当工厂里第一滴新榨的芝麻油下线时,它折射出的不仅是企业的未来,更是船山区政府当好效率革命“急先锋”的生动实践。
(魏琴 全媒体记者 侯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