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对话海马体创始人黄逸涵:美无绝对标准,越来越多人愿意与容貌焦虑和解

2025-04-08 18:16:00     阅读量:0

近年来社会审美思潮发生了一次很大的转变:公众逐渐反对精致的、模板化的美,转而追求自然的、松弛的美。去年底,关于海马体考研证件照片的争议就是这一转变的体现。

海马体是今天全国规模最大的连锁摄影品牌,有超过600家门店,产品也不只是证件照,还有艺术照、人物肖像照,甚至旅拍。一场考研照片风波,让海马体创始人黄逸涵意识到,大众对其的认知还停留在“过度修图”上,这让他开始思考,该如何更清晰地表达出海马体是什么?海马体所提倡的美是什么?

(海马体创始人黄逸涵 |受访者供图)

黄逸涵说,海马体服务了众多前来拍照的用户,他观察到,更多的人开始愿意与自己和解,不被某一个外部的标准去定义,其实这也很符合海马体所倡导的理念。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人生经历,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助你去发掘属于你的美,而不是帮助你去实现别人定义的美。”

黄逸涵从小对美的事物有着天然的向往,他会攒钱买一双设计独特的鞋,亲自设计一张合适办公环境的桌子。除当企业家以外,他最大的爱好就是摄影。幸运的是,海马体将他的梦想和爱好相结合。用黄逸涵的话说,不是因为海马体是视觉公司才追求美,而是因为美就是海马体的基因。

以下是九派财经和海马体创始人黄逸涵的对话:

一、“美是我们的基因”

九派财经:为什么最开始选择在一个古堡办公?

最初我们需要一个摄影棚,而当时办公空间需求不大,就将办公区域与摄影棚整合在一起。古堡独特的氛围既能满足拍摄需求,又能为团队提供灵感。

九派财经:听说你还亲自设计了一个办公桌?

是的,租下办公楼后,我就会想象,我们想要的办公室是什么感觉——不应该是传统办公室的一个个方块。但市面上的办公桌大多是直线型的,我就手绘了一个双层弧形桌的图纸,用通透的玻璃做支撑柱,还在桌中凹槽加了粉色的灯光,有柔和的艺术感氛围。

九派财经:对美的极致追求,是因为海马体是一家视觉公司吗?

这不是因为我们是一家视觉公司,才特意去做这些要求,而是我们的基因就是这样。

我从小就对美的事物有天然的向往。比如初中时逛街看到耐克的鞋子,会觉得它的设计很独特,会痴迷攒钱非要买下设计独特的耐克鞋,痴迷于索尼Walkman的方盒设计;高中时别人送我一个iPod,我发现它的设计极致简约、又有美感,我从此就喜欢上了苹果这个品牌。

我从高中开始喜欢摄影,我的第一台相机是索尼T2,它是一台非常漂亮的数码相机,全白色的,有滑盖可以滑开。我用那台相机拍了蛮多照片,它的微距功能很好用。

九派财经:这些品牌对美的极致追求和创新,或许建立在一定的安全感之上。把海马体做大,也是为了获得安全感的一种方式吗?

我们的核心目标是服务更多的人。数码时代以来,传统照相馆离普通人的生活很远,像我们小时候要像类似生日这种比较隆重的时刻才走进照相馆的那种记忆和体验,逐渐没有了;但人们需要走进照相馆拍摄和记录的这种需求并没有消失。

所以我们的门店是以“轻、快、简”的模式,能够让人们不费力地记录生活中的重要时刻。用户不需要一整天的时间,就能拍到很确定性的、漂亮的、属于 那一刻的“九宫格”。

九派财经:海马体也在推出一些小众先锋偏艺术的产品,这是不是一种安全感的体现?

可能是。当公司稳定经营时,就可以拿出一部分预算来做一些独特的事情。虽然这类产品可能不是广泛市场需求的产品,但它们可以帮助表达品牌的价值主张。

二、海马体是美的翻译者、连接者和实现者

九派财经:为什么海马体在去年底做了一次大的审美升级?

审美升级是我们一直追寻并且持续在做的事情,恰巧去年考研照片的事情也带给我们新的思考,为什么会让一些用户有“过度修图”的印象,实际上我们内部的标准并不是这样。我们一直讲究的是自然,我们的照片更多的是通过化妆和光影实现的,而非修图。我们应该进一步阐明我们的审美理念到底是什么,然后把它说得更明白一些。

九派财经:作为引领美的生活方式的品牌,海马体如何理解“容貌焦虑”——这个始终伴随女性的课题?

你们有容貌焦虑吗?现在我们观察到的更多的人,他其实愿意和自己去和解,或者不被某一个外部的标准去定义,其实这也很符合我们倡导的理念。

我一直觉得一个人不应为别人而活,也不要为一个标准而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人生经历,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助你去发掘属于你的美,而不是帮助你去实现别人的美。这是我们秉持的态度。

九派财经:海马体的审美理念是什么?

在内部,我们要也不断去阐明我们的审美理念是什么,在去年年底,我们又重新一起来讨论,我们现在提倡的美到底是什么,最后明确了三点核心:

第一,我们的作品应该是自然的,但是,是更美的;美且保留个人的辨识度。

第二,我们的审美是要通过生命力来展现,这种生命力是有松弛感的、情绪上是饱满的,不只是美,更要有感染力;

第三,是氛围感,我们来到海马体,就是要通过专业的服装、道具、置景设计,让环境和人物更和谐,人不只是站在那里,而是要有故事性地去拍摄。

九派财经:“更美”是比什么更美?

尽可能保留每个人的辨识度,例如脸上有痣或者下颌线,并非一味地趋向于相同的标准,让别人看了后认为“这不是你”。在此基础上通过化妆和打光来扬长避短,让她看到比手机镜头里或者镜子里更美的自己。

九派财经:这里有两张证件照,在你的审美标准下,哪个是“更美”的?

我没有看过她本人,你可以理解为这两张都是很OK的。其实海马体不同的门店,也会拍摄出不一样的效果。

因为它不是一个绝对的标准,有的时候,照片最终呈现的效果与化妆过程中的沟通、用户在不同时点的偏好,甚至和摄影师当天的心情都有关系。

美就是很多要素叠加在一起,然后诞生出一个不确定性的东西,我觉得这也是很有意思的一点。

九派财经:“美”是不确定的吗?

我觉得方向是确定的。一件好的大师作品放在所有人面前,大家都能感知到这是美的。

在此之上,风格本身没有高低之分。就像你没法说,莫兰迪的画一定比毕加索的更好或者更差。

我们在不同人生阶段也会偏好不同风格,有人在年纪小的时候,特别喜欢粉色,长大后就喜欢纯黑色,有可能到了40岁以后,又会喜欢粉色,有很多人都会经历从极简走向极繁,然后再回归的一个过程。

九派财经:美的标准是一种直觉,还是可以被规则化的?

我觉得它是一种指引。首先大的方向就是刚才说的辨识度、生命力和氛围感,在此基础上可以更清晰细化。比如在生命力这项上,我们会看肢体语言的动态感和松弛感,会看他的眼神是否会说话,会去看他的情绪状态。

但这些也不是一个很死板的百分制结构,而是一种融合,互相产生化学反应的过程。好或者不好的感觉是一个整体,我们不会去单独打分。

九派财经:易逝的时尚要变成永恒的经典,中间什么是不变的?

我觉得是人物本身和背后的故事,如果我们的照片能拍出当下的那种情绪。20年后回看,那就是当时的自己,这种东西是不会变的。

九派财经:古希腊哲学家曾经对“美”下过很多不同的定义,其中柏拉图认为“美是难的”,很难给一个定义。

对,你无法最后去准确定义美,但美是可以感觉的。

我之前去英国时,伦敦的建筑带给我的感觉非常不一样,当你站在千禧桥上,看着前面的圣保罗大教堂时,那种感觉令我很震撼;再进去看到教堂的壁画和穹顶,我感觉和极高的艺术有了一种连接。还有英国的白崖,你应该特意去一趟,它是大自然的造物,非常不一样的造物。

九派财经:美是由谁定义的?它有阶级属性吗?比如是一种由上而下的定义——由更有钱,或者定位更尊贵的人去定义的。

我从没有这样思考过。可能在古代欧洲,艺术是一个体系,有钱人会购买珍藏艺术品,画家们会为他们定制画作,当时的“美”可能是至上而下的。

现在,我认为美并非由某个人定义。美是我们一部分人和宇宙密码的连接和下载。我们并非美的创造者,而是美的连接者,帮助用户实现和视觉化美。

九派财经:所以海马体是美的翻译者吗?

对,我们肯定不是美的创造者,是美的翻译者、连接者和实现者。

九派财经:会不会担心有一天对美的敏锐度和感知力下降了?

我认为这可以依靠我们的人才。它不是靠某一个人,而是我们很多人一起,交流想法、不断学习,日复一日进步的过程。

九派财经:现在海马体的整体审美风格是不是由你亲自把控?

因为我们的风格比较多,我还是希望能更加体系化。

九派财经:假如团队产出了一个不符合你审美的产品,你会怎么办?

首先,我们是有产品委员会的,并且我也会把关。实际上,我觉得不能太以我为主,也不能太以公司为主。

我以前也会想让公司更有调性和品位,后来觉得公司不应该是高高在上的,而是要做用户的陪伴者、视觉的企划师,当有很多用户需要某个产品时,我们完全可以和用户去共创。

九派财经:第一天就是这个想法吗?

这经历了一个过程,从前年开始,我慢慢开始有这个认知。会有一些品牌创始人太想做他认为对的事情,或者他想做的事情,但是他的需求不代表所有用户,也未必会带来所期望的商业结果。

这不能用对错来衡量,但是商业和理想还是要结合的。

三、海马体的终局是一家视觉和体验非常领先的公司

九派财经:海马体的内核是一家时尚公司吗?

我曾经也会这样想过,但我们也不会把自己定义成一个时尚公司。

我们谈到时尚的时候,是有易逝性和趋势性,而我们的照片,是让你穿越时间、空间,留下情感的媒介和载体,所以它又有延续性。我们的作品里,有很大一部分产品,都是很经典的系列,比如文艺照、大师肖像照系列,虽然没有追逐时尚潮流元素,却是经久不衰的,我们希望10年、20年都能保持这种生命力。

九派财经:海马体的终局会是什么?

我们期待成为一家视觉和体验非常领先的、很有创新力的企业,在视觉和体验上给人们创造愉悦感。

九派财经:这个世界上有可以对标的公司吗?

我觉得它是独一无二的。因为我们要做的这个事儿——成规模的给人提供情绪价值和体验创造。纯粹提供体验的公司有很多,纯粹提供视觉的公司也有很多,我们是把体验和视觉融合在一起。

九派财经:什么事情是对手不会做的,而海马体会做的?

我们更关注自身。过度研究对手容易丧失灵魂,坚持从用户需求出发才能保持独特性。

九派财经:你们的管理体系有没有参考行业内的其他公司?

我们的管理体系,都是基于用户、产品的需求,自己倒推设计出来的。

最初我们只有摄影、营销和客服部门,发展到全国连锁时,由于摄影师和化妆师的培训非常重要,我们就有了业务培训部门,最初称为“特种部队”。这个部门需要开发线上课程,负责回传所有照片并打分,量化照片品质,以及到店训练摄影师和化妆师,同时还需面试新人,这个部门在全国没有参考;

此外,云端是总部后期和图像处理部门,也没有行业先例;

我们的研发部门整合了产品经理、摄影化妆师、数码设计师、图像和视觉设计师以及供应链伙伴。因为我们有很多服装道具需要打样,需要使用手绘道具寻找优质厂家,制作小样,经过反复打磨,最后生产。因此,这些事情是我们遇到问题后需要解决,并且设计了这样的架构来解决,没法参考其他公司。

九派财经:海马体走到现在,完全是你理想中的样子吗?

我觉得现在这样挺好的。我曾经有一段时间想过海马体应该只拍肖像,这样产品会更简洁。

九派财经:是什么改变了你的想法?

要充分的沟通和倾听,再根据自身价值和品牌去判断。如果没有第一步,就会在一个很狭小的信息空间里做选择。

九派财经:有没有后悔没有坚持做一个更有辨识度的品牌?

这种假设没有意义,你回不到过去,我觉得现在挺好的。

九派财经:有没有做过什么后悔的决策?

有些决策要有足够的耐心,观察完整个周期以后再去判断。我们之前有一个门店的类型,因为当时开店的目标比较急,原本只想开3个城市,但是大家都想要增长,所以在更短时间入驻了10个城市,而且很多城市开店都没有经过验证。两年之后再回看,部分门店模型是不成立的,现在我们新的店型,至少跑一整年甚至一年半后,才考虑是否到了可以扩张更多门店的阶段。

九派财经:创始人怎么克服自己增长的欲望?

有可行的信号支撑。多撞几次南墙就能克制了。增长需建立在可持续的模型上,而非盲目追逐数字。

九派财经:你现在还会亲自开什么会议?

例如战略会、经营分析会、还有一些重要的项目会等。也没有什么一定的规范,只要我觉得这个事情很重要,我就会密切地关注。

九派财经:有什么指标是会重点关注吗?

过程指标和结果指标都会看。我们这么多年始终把指标分为三个维度:第一个板块经营维度是收入、增长和利润;第二个板块用户体验,满意度、复购率等;第三个板块是团队维度,伙伴的敬业度、凝聚力等。有的团队业绩增长很好,但却存在隐患,带来的结果可能会比不做更差。

四、摄影是情感的连接

九派财经:有参加过摄影大赛吗?

大学的时候我有投过一些稿,拿到过一个日本摄影杂志的奖。

九派财经:有没有特别触动你的一张照片?

其实只要能让我按下快门的,都是能触动我的事情。

九派财经:为什么没有在摄影艺术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

我从小的梦想就是想做企业,摄影只是我的爱好。

现在会更追求艺术的部分,不过做企业真的还挺忙碌的,没有太多时间拍照,未来会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追求艺术上。

九派财经:你对摄影的终极理解是什么?

摄影是一种“连接”的方式,最终应该链接用户的情绪、情感,并用专业技术将其显性化、视觉化呈现。

九派财经:假设在拍一只狗,怎么产生连接?

摄影分几个等级,最基础的等级是你看到风光就举起相机;再往上一层的照片是懂得使用构图等摄影技术;第三层的照片是有主题性,知道要表达什么,然后再去拍这张照片;第四级别其实是你什么都没有表达,但是观众看了以后自己产生了很多的问题,引发了观众的思考。

最厉害的一种照片就是“你成为了他”,比如看着莫兰迪的作品,你就能想象出他的人生,他活到70多岁都很少走出意大利那个小镇,一直在那个房间里画那些“瓶瓶罐罐”,看几分钟你就能感受到他这种静谧的生活状态,和超越日常生活的精神内涵。总之,最高超的摄影,不是让用户别扭地适应各种技术,而是要产生一种连接。

九派财经:你现在是艺术家的内核多一点,还是商人内核多一点?

艺术家多一点,商业和艺术应该是一种平衡。我现在越来越觉得我是在做一个作品,门店的空间设计、服务体验、视觉化的摄影产品,其实都是我们审美的延伸。商业并不会冲淡艺术,而是可以很好地结合,因为当作品独特且有价值时,商业结果往往也会很好。

九派财经:作为创始人,你如何评价海马体在做的事情?

我们还是一个蛮酷的行业。

九派财经:你对于成功的理解是什么?

我很少想这样的问题。如果能做出好的产品,让更多的人去收获体验,这家企业或者这个产品它能在商业史上被铭记,我觉得就是一个很成功的事情。

九派财经记者 夏雯琪 万珮

编辑 万珮

【来源:九派新闻】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