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族运动”其实是误解,帆船运动向更多普通市民敞开大门



“这是组委会为我们准备的水餐(船员们赛前在船上食用的午餐),有三明治、小面包、小番茄,开赛前吃一点,到水上就专心比赛了。”中午时分,哈工大风火轮船队的船员陈夏为队友们去领水餐,J80级的比赛将在下午时段举行。

哈工大风火轮队就是一支“纯业余”船队。
作为上帆三个竞赛项目中唯一向公众开放报名的项目,J80级帆船今年向业余爱好者伸出了橄榄枝。哈工大风火轮队就是一支“纯业余”船队。去年起,几位哈工大校友在淀山湖畔的俱乐部开始了帆船训练,他们组成的船队在去年全国商学院帆船赛上取得公开组第一,今年报名上帆是想与更多职业选手同台竞技。“对于业余爱好者来说,很开心能有机会和国内外职业选手在同一个水域上比赛。”陈夏告诉本报记者,“相比于这次比赛的规格、转播和竞赛水平,上帆的报名费真的非常友好。”总共8000元的报名费,船队七个人平摊下来非常亲民,参赛者也无需买船买帆,组委会还提供水餐,队员只需带着个人装备上阵。
在大多数人印象中,帆船运动是一项高门槛的小众运动,甚至被认为是“贵族运动”。其实在如今的上帆赛场上,能看到不少业余帆船爱好者的身影。环世物流女子队是J80级30支队伍中唯一一个全部由女性组成的队伍,队长张申琴告诉记者,队中除了舵手和缭手是退役的专业帆船运动员外,包括她在内的其他三名队员都是业余爱好者。“帆船运动的门槛其实并不高,相比于金钱上的投入,更需要的是时间上的投入。”在本职工作外,张申琴将自己的周末闲暇时间都投入到帆船运动中,“我们有很多不同级别的比赛,新手可以通过俱乐部的月赛提高水平,一两年后,就可以参加上帆这样的比赛了。”

航海家徐京坤首次尝试在湖面航行。
作为“三上”(上马、上艇、上帆)品牌赛事中最年轻的一员,上帆所代表的帆船运动的确更为小众。申城拥有丰富的水域资源,近年来随着各级赛事逐步开展,更多普通人加入了帆船运动的大家庭。上海东浩兰生赛事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朱骏炜表示:“举办上帆有两个初衷,一是吸引更多专业顶尖选手,二是希望更多业余选手参与帆船运动。作为国内帆船运动金字塔尖的专业赛事,上帆也将带动更多接地气的群众性帆船赛事的举办。”
从事帆船运动二十多年的徐京坤也看到了时代的巨变:“我开始练习帆船时,中国帆船运动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而现在正在快速发展。”据徐京坤观察,几乎在国内所有的沿海城市,都能看到帆船运动的推广和发展,在上海的大小湖泊边陆续兴建起帆船俱乐部,现在参加一次帆船训练的费用只有数百元。在他看来,帆船运动在中国的发展是必然趋势:“帆船运动不是说一定要拥有一条自己的船,在练习和入门阶段,帆船训练的成本远远比孩子们学钢琴、画画、滑雪更低。现在的社会和经济环境,给了更多人尝试帆船运动的机会,我们也欢迎更多新面孔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