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聚焦基层治理 | 赛罕区长乐宫社区:党建引领绘就社区“银龄治理”新画卷

2025-04-22 11:53:00     阅读量:0

赛罕区长乐宫社区党委创新“党建+网格+智慧”治理模式,构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治理格局。通过夯实治理基础、创新服务模式、多维共创升级,打造出具有示范效应的社区治理样本。

夯实治理基础,提升社区效能

长乐宫社区着力抓实组织建设,选派3名市招大学生担任副书记和副主任,促进班子年轻化,形成老中青结合的梯次配备,从而提升整体效能。同时,培育11名后备干部,锤炼担当实干的队伍,为社区发展储备人才。社区依托“线下阵地+云端课堂”双平台,采用党员“集中学习+跟踪教育+送学帮学”模式,确保党员教育全覆盖。各支部围绕网格管理、志愿服务等内容,推动教育管理与服务群众深度融合。此外,社区还全面升级了1300平方米的党群服务中心,构建“15分钟党群服务圈”,年服务居民超万人。同时,打造了800平方米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引入“乐庭智慧养老”社会组织,实现了15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

创新服务模式,铸造特色品牌

长乐宫社区积极打造“长乐为老”品牌,完善为老服务设施,设立了健康理疗室、日间照料室、为老餐厅等,并配备了急救设备,着力解决老年人的生活难题。同时,社区开设了墨韵堂书法班,组织了“夕阳红”合唱团、舞蹈队等文体队伍,还开展了非遗剪纸、红色故事会等活动,文化活动覆盖居民超过1000人次。

在治理方面,社区完善了网格化治理模式,实现了服务与管理的双提升。通过建立“网格党支部+专职网格员+楼栋长”的工作机制,动态掌握独居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情况,做到“事在格中办”,全年解决居民诉求235件,隐患整改率达到100%。

此外,社区以智慧治理赋能整体治理,搭建了“指尖治理平台”,依托微信群整合惠民政策、业务办理指南等信息,构建了“一网统管”的数据闭环。同时,推动民生事务线上办理,全年发布精准化服务信息2000余条,线上办理养老认证、医保代缴等事项860件,群众“掌上办”业务量同比增长40%。

多维共创升级,深化治理成效

社区党委优化了“党建网格+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机制。改造前入户征询居民意见,吸纳合理建议,通过有效协商解决了充电桩安装、停车管理等问题,成功攻克了40余件重点难点问题。社区创新打造了“红色管家”治理体系,实施“社区党委兜底指导+红色物管会自治”的模式,运用“三讲三清”群众工作法(即讲政策、清流程,讲案例、清利弊,讲前景、清账目),推动4个小区实现了居民自主管理。

同时,社区创新建立了“社区食堂+物业服务”捆绑机制,采用“公益服务+市场运营”的双轨模式拓展创收项目,每年增收15万元用于反哺物业管理。此外,社区凝聚区域党建合力,联动7家共建单位,组建了“为老服务联盟”,构建了“法律服务链”,并开展了法律讲座、健康义诊等活动,惠及居民超过2000人次。社区还组建了“银龄先锋”志愿服务队,组织低龄老人参与社区治理行动,打造了共建共享的新格局,推动为老服务从“单向供给”向“多维共创”升级。


来源/乌兰察布东路街道党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