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挂科太多拿不到毕业证?学业预警来喊你加油了~

2025-04-03 18:24:00     阅读量:0

日前,华南理工大学公布的一份“全校本科生学业预警名单”引发关注。737名学生受到学业预警,其中部分学生面临降级试读。

深圳技术大学、广东医科大学等高校也公布了同样的学业预警。那么,学业预警是什么?为何推行这样的机制?学生受到预警又意味着什么?

什么是学业预警?根据华南理工大学的相关规定,学生不及格学分累计超过15分触发预警,超25分则降级试读,再次不达标者将被劝退。深圳技术大学则是对当学期取得的课程学分合计未达到该学期所选课程总学分二分之一的学生给予学业预警。

对于学业出现问题、可能无法毕业的学生进行预警,并不是最近才有的现象。其实在2019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就提出,高校应建立学业预警、淘汰机制。那么,为什么会建立这一机制呢?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60%,规模已居世界第一。专家指出,现代社会学生的学习习惯、专业偏好越来越多元化,手机、网络等成瘾因素也日益增多,学业预警通过提早干预,是加强教育质量管理的必要手段。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委员 陈志文:我们不要等到学生最后毕业的时候,因为挂科太多拿不到毕业证。我们中间就不断进行多层次提醒,打个比方,如果挂科8门就没有毕业证,我们提前到学生有4门挂科的时候,就开始提醒,来敦促学生学习。

动态监测 精准帮扶 助完成学业

在发出预警后,学校会跟学生进行沟通、联系家长,告知学习情况及相关政策,并且还会有针对性地进行帮助。这也传递出一个信号——高校对学生学业情况的监测更加动态化、常态化,贯穿学生教育培养的全过程。

在广东医科大学,对本科学生的学业预警制度已经实行三年多,包括考勤预警与成绩预警。三年多来,近100名学生收到了学业预警。其中,70%的学生通过学业预警制度的帮扶举措顺利完成了学业。

广东医科大学教务部主任 周艳芳:更多是一种关怀。比如说最早期的关怀式问诊把脉,学业导师以及专业的导师一对一沟通,找出问题。接着进行帮扶,既包括学业的帮扶,还包括心理的帮扶。

动态监测、早期干预,学校、学生和家长三方协作,共同护航学业困难的学生。对于学生来说,学业预警也像是一条底线,提醒自己保持好学习的状态。

广东医科大学教务部主任 周艳芳:我们在学业预警的过程中,陆陆续续也会收到很多关于教学、学生管理过程中的一些问题。通过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在北京科技大学,学校每学期都会对学生进行学业研判,把帮扶对象的范围扩大到所有出现挂科的学生,开展由专业课老师指导的朋辈习题课、一对一辅导等帮扶活动,辅导科目覆盖数学、物理、化学等多个学科。

北京科技大学学生工作部副部长 高龑:我们划分了红黄蓝三线的预警机制,如果学生已经有学业警示,或者即将面临学业警示,我们就把他放到红线关注里面。如果学生的必修课学分完不成70%,我们就把他放到黄色预警。所有有挂科的学生,我们都要把他放到蓝色预警里面。通过早发现、早干预、早处理,希望他刚出现挂科的时候,就能够得到一定外界的辅导和支持。

(总台央视记者 吴汶倩 刘刚 赵菁)

来源: 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