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当前位置:
首页
科研
科研
中科大女博士火了!一边发顶刊,一边力量举国际拿奖……
2025-03-13
来源:人民网 2024年12月6日 乌兹别克斯坦国际力量举联合会 力量举亚洲锦标赛现场 郑晓萱深吸一口气 深蹲举起了175公斤的杠铃 这几乎是她体重的3倍 凭借优异表现她取得亚锦赛级别季军并成功拿到2025年世界运动会入场券场边观众并不知道 她还有一个“隐藏身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化学专业 20
积极拥抱AI浪潮 深圳高校这样应对
2025-03-13
深圳新闻网2025年3月13日讯(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吴吉)3月8日,深圳技术大学宣布启动人工智能微专业,开设《Python程序设计》《操作系统》《数据结构》《深度学习方法与应用》《机器学习导论》等10门AI领域核心课程,微专业学生可任选6门以上课程进行修读。从Python程序设计到大模型技术与应用,
宁夏新增11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2025-03-17
中新网银川3月17日电 (记者 于晶)3月17日,记者从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正式批准宁夏新设立11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这批新获批的工作站涵盖了多个行业领域,包括六盘山实验室、贺兰山实验室以及宁夏江洋汇聚农牧开发有限公司等,为宁夏的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能
代表委员风采丨全国政协委员杨金龙:人工智能发展需要交叉学科人才
2025-03-01
大皖新闻讯随着人工智能产业蓬勃发展,人工智能新场景和新应用不断涌现,人工智能已经逐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2月27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杨金龙院士在接受大皖新闻记者采访时称,今年他关注的重点是青年科研人才成长和人工智能发展,计划提出人工智能需培养交叉学科人才的建议。关注青年科研人才成
最新自然指数:2019至2024年中国清洁能源研究份额在全球大幅领先
2025-03-2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3月20日电 (记者 孙自法)3月20日发布的《自然》增刊“2025自然指数-能源”显示,中国进一步巩固了清洁能源研究上的领先地位,2019至2024年在自然指数中的相关科研产出大幅领先。同期,中国有63家机构名列能源研究产出百强机构,且前20强机构全部来自中国。《自然》
奋勇争先 再上台阶丨科技赋能,绘就平潭海上新丰景
2025-03-04
平潭不仅拥有迷人的自然风光,还孕育着一项历史悠久且蓬勃发展的特色产业——鲍鱼养殖。眼下正是鲍鱼分苗的时间,对于鲍鱼养殖户、福建川洋渔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念锦来说,今年格外不一样。不久前,在平潭综合实验区科协的牵头下,由福建川洋渔业开发有限公司联合福建省农林大学海洋学院共同申报的平潭鲍鱼科技小院成功获
香港:为国家科创发展贡献所长
2025-03-21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及深圳河两岸风光。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摄研发中的多功能月面作业机械人。香港特区政府新闻网供图香港特区政府近日发布消息,特区政府已在“InnoHK创新香港研发平台”下成立香港太空机械人与能源中心,由香港科技大学主导,研发一款多功能月面作业机械人暨可移动充电站,助力嫦娥八号任务。特区
报告解读|基础研究为何要完善两种支持相结合的投入机制?
2025-03-05
新京报讯(记者张璐)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科技支出向基础研究倾斜,完善竞争性支持和稳定支持相结合的投入机制,提高基础研究组织化程度。为何要完善竞争性支持和稳定支持相结合的投入机制?中国科学院大学中丹学院院长王海燕认为,当前科技创新范式变革与国际竞争格局的重构要求我国必须加快完善竞争性支持与稳定
中国农科院成立协作组攻坚大豆病虫害防控
2025-04-10
本报北京4月9日电 (记者喻思南)病虫害严重威胁大豆产能。记者近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获悉:该所牵头成立了“大豆病虫害防控协作组”,并将开展新发重发病虫害灾变规律研究、大豆抗病资源创制及抗病虫机理解析、重大病虫智能监测研发、防控技术和产品创新以及高效绿色综合防控技术集成等科研攻关。据统计,
全国三八红旗手石丽芬:千度高温下的玻璃创新路
2025-03-08
大皖新闻讯在升温到1600°C的高温炉前,身着密不透风的防护装备,用七八十厘米长的长钳从炉中精准夹出敞口盛满玻璃液的容器,这项需要体力、细致的工作是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功能玻璃所副所长石丽芬的日常。2008年从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材料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后,石丽芬就投入到玻璃新材料的研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