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开始年轻化?这些习惯是发病的关键因素
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帕金森病作为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已成为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之后,中老年人的第三大“杀手”,长期以来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更值得关注的是,由于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等因素,该病发病年龄已出现明显年轻化趋势,部分患者在40-50岁年龄段即出现早期症状。
1
什么是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功能障碍疾病,主要影响中老年人。其症状表现为静止时手、头或嘴不自主地震颤,肌肉僵直、运动缓慢以及姿势平衡障碍等,严重者生活不能自理。

研究发现,帕金森病的病变部位在人脑的中脑部位,该处有一群神经细胞叫黑质神经元,它们通过合成一种“多巴胺”的神经递质,对大脑的运动功能进行调控。当这些黑质神经元变性死亡达80%以上时,就会出现帕金森病的症状。
迄今,原发帕金森病的病因仍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主要与年龄老化、遗传和环境等综合因素有关。而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常常具有外伤、中毒、药物副作用等诱因。
2
帕金森病的
典型运动症状
一提到帕金森病,很多人首先想到手抖,其实它还有不少典型运动症状。
静止性震颤:常常毫无预兆地从一侧上肢远端出现,患者安静休息时,手部会不自主抖动,大拇指和食指呈每秒4-6次的“搓丸样”动作。当患者想拿东西或专注做事,震颤就减弱,情绪紧张时则加剧,入睡后才消停。

肌强直:旁人帮患者活动关节,能感到类似掰软铅管的均匀阻力,即“铅管样强直”;若患者伴有震颤,还会出现像齿轮转动般断断续续的阻力感,也就是“齿轮样强直”,日常简单动作都变得异常艰难。
行动迟缓:起初是手指精细动作变笨拙,系纽扣、鞋带都变慢,之后蔓延至全身。面部表情变得呆板,笑容减少、眨眼次数变少,写字出现“小写征”,字越写越小、越紧凑,悄无声息地“侵蚀”患者行动力。
姿势平衡障碍:一般在中后期登场,患者走路步距变小,启动、转弯迟缓,身体平衡感差,一阵微风都可能将其吹倒,还时常出现“冻结步态”,双脚突然像被粘住,无法迈步。
3
帕金森病的
非典型症状
除上述症状外,帕金森病还有些容易被忽视的非典型表现。嗅觉减退常是最早信号,患者对熟悉气味变得不敏感。“面具脸”也是特征,面部表情变少、僵硬、眼神呆滞。另外,便秘早早出现并贯穿病程,睡眠障碍也很常见,入睡困难、多梦易醒,甚至有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RBD),即睡眠过程中突然大喊大叫、肢体扭动或踢打,甚至从床上跌落。

4
致病年轻化趋势
与生活习惯
近年来,帕金森病确实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不良生活习惯在帕金森病年轻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长期无防护措施地暴露于农药、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环境中,会大大增加患病风险。工厂中接触重金属污染的年轻工人,也是如此。在现代生活中,运动量不足严重影响年轻人健康。许多年轻人长时间久坐办公,每日连续久坐数小时,很少起身活动。如此一来,身体机能衰退,神经系统活跃度降低,新陈代谢减缓,为包括帕金森病在内的多种疾病发生创造了条件。
同时,部分职业日常需应对高强度工作任务,精神长期紧绷、焦虑,这种状态下,人体内分泌紊乱,神经递质失衡,大脑内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的分泌与调节失常,而这恰是帕金森病发病的关键因素,使得患帕金森病的几率显著增加。
不过,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小习惯和饮食来预防帕金森病。在生活习惯方面,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应对生活中的压力,避免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中。例如,可以通过定期进行心理咨询、参加放松身心的活动,如瑜伽、冥想等,来缓解精神压力。保证充足的睡眠,每晚尽量保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有助于身体的修复和神经系统的稳定。另外,要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像在农村打农药时,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穿戴防护服、口罩,防止皮肤接触和吸入农药。城市居民在使用电蚊香片等含有杀虫剂的物品时,也要注意通风,减少对神经系统的潜在损伤。
在饮食方面,研究表明,40岁以上人群,维生素E摄入量与帕金森病风险呈负相关,建议多食用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像谷物、绿色蔬菜等。维生素D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帕金森病人群中维生素D缺乏率较高,且其缺乏与运动症状有一定关联,所以进食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可能对预防帕金森病有一定作用。除此之外,食用含有n-3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可以抵抗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对帕金森病也有预防作用,比如亚麻籽、核桃、三文鱼、金枪鱼、沙丁鱼等。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国立大学脑科学研究人员发现,红茶中的酶有助于预防帕金森病,而咖啡因无此效用。帕金森病的预防食物有很多,但不能针对某一食物进行大量摄入达到预防目的,要减少糖分、盐分、脂肪的过量摄入,保持饮食均衡。
5
帕金森病患者的
康复训练与护理
居家康复运动
居家康复运动是患者对抗帕金森病的有力“武器”。有氧运动,如慢跑、快走、骑自行车,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可增强心肺功能与协调性,让身体活力满满。太极拳、八段锦动作舒缓优雅,每天练习1-2遍,专注提升身体平衡与协调,使肢体更灵活。舞蹈疗法也别有一番趣味,跟着音乐舞动,每周2-3次,每次20-30分钟,既能提升身体控制能力,又可愉悦心情。
科学训练要点:运动前后的准备与放松至关重要,热身如同给身体“预热”,拉伸帮助舒缓“疲劳”。训练要循序渐进,依据自身状况逐步增加强度与难度,避免受伤。坚持运动最为关键,将其融入日常生活,日积月累,康复效果自见分晓。
晚期患者照护
照顾晚期帕金森病患者,家属责任重大。生活上要悉心照料,定期帮患者洗澡、换衣,保证个人卫生;精心搭配营养均衡、易消化的食物,为身体续航。
安全防护要到位,保持家中整洁无障,卫生间、走廊安装扶手,备好轮椅、拐杖等辅助器具。
心理关怀不可或缺,多与患者沟通交流,给予安慰支持,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帮助。
6
帕金森病早期自测
帕金森病并非毫无征兆,简单自测有助于早期发现。手指操测试简便易行,食指与大拇指对指10次,观察动作连贯性与精准度;快速握拳放拳、举手转动手掌各10次,若动作迟缓、不灵活,就要提高警惕。姿势平衡测试同样关键,下坡行走留意平衡感,有无前倾冲动,闭目站立检验稳定性,若出现不稳迹象,务必重视。
帕金森病只要早发现、早诊断、规范治疗、科学康复、全程管理、合理预防,患者的生活质量就能大幅提升。让我们携手并肩,用知识和关爱为帕金森病患者撑起一片晴空,让他们在与疾病的抗争路上不再孤单,勇敢拥抱美好的生活!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