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咸法院 | 近亿元标的金融纠纷“最后一劝”成功调解!

近日,西咸新区法院民一庭王珂法官成功调解一起标的额近亿元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促成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既保障了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又成功为企业纾困解难。
案情简介
原告某银行向被告西咸新区某投资公司出借本金9500万元,用于某投资公司的重大项目建设。被告西咸新区某开发公司提供壹亿元的存单进行质押金担保,借款到期后,原告进行扣划时,发现用以质押的银行存单被多家法院查封,无法直接扣划,遂诉至法院要求二被告偿还借款本金9500万元及利息145万余元。
法院行动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迅速研判案情。鉴于案件标的额巨大且涉及西咸新区重点企业项目保障与国有银行合法权益的双重影响,若处理不当,可能对新区企业经营秩序、金融安全及营商环境造成连锁冲击。
为此,承办法官采取双轨推进策略:
一方面,安排法官助理刘思檬系统梳理争议焦点,通过联系双方当事人实地走访调查企业运营实况,组织三轮证据交换固定关键事实,精准锁定诉讼请求,构建完整事实认定框架;
另一方面,秉持司法为民、服务营商环境的理念,向双方阐明法律规定和诉讼风险,引导理性协商,互谅互让,寻求利益平衡点。
历经一个月时间调解,双方仍未达成一致意见,依然坚持开庭审理。基于此前耐心细致的调解工作,使双方建立了互信和协商解决纠纷的基础,案件庭审结束后,承办法官秉持“四个最”小切口创新司法理念,运用“最后一劝”最终使双方对本案的各项权利义务归属达成一致调解意见,本案最终以调解方式彻底解决纠纷。
调解成功
本案是西咸新区法院建院以来调解成功的最大标的案件,是西咸新区法院积极践行“四个最”小切口创新司法理念的生动实践,也是积极践行“精品案例提升工程”的重要探索。
今后,西咸新区法院将继续立足审判职能,不断提升司法服务水平,通过调解等方式柔性化解纠纷,为企业发展节省时间和成本,塑造公平、公正、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为西咸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司法保障,让法治成为西咸新区发展的“最亮底色”和“最强保障”!
作者| 刘思檬
编辑| 李娟
审核| 姚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