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以文化为笔 绘就“文化名城 旅游强市”画卷
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方位挖掘城市文化内涵,构建起“116213+N”文体旅高质量融合发展体系,一幅文化繁荣、旅游兴旺的新画卷正在辽西大地徐徐铺展。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将习近平文化思想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第一议题”。通过创新开展常态化理想信念教育,实施“五融”红色铸魂教育模式,建成43个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实践基地,让红色基因在年轻一代中生根发芽。同时,市直媒体开设专题专栏,推出理论文章和融媒体产品,加强地方文化课题研究,壮大社科普及基地建设,为文化强市筑牢坚实根基。

文化遗产是城市的根脉。我市以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为契机,构建国家、省、市、县四级历史文物保护体系,复查“三普”不可移动文物2031处,新发现46处,其中黑山县龙湾水库入选省“四普”新发现代表性文物。编制《辽沈战役遗址片区化保护方案》,推进革命文物修缮与保护,探索“1+3”文勘模式,推动文物考古与基本建设协同共进。加强辽西走廊文化研究,开展非遗整体性保护工作,市级以上非遗项目年底将达150项,让珍贵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重焕生机。

业态创新是发展的活力源泉。我市锚定区域文体旅融合发展高地及“三条黄金旅游带”建设,推进“1+3+N”规划编制,做大文旅集团,加快10个标杆文旅项目建设,力争规上文化企业达35家。精心策划系列活动,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和体育赛事,推动文体旅深度融合,让市民和游客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受锦州这个城市所拥有的独特魅力。
提升服务能级是增强体验感满意度的关键。锦州出台旅游综合服务标准化提升方案,构建标准化体系,打造自驾旅游产业集聚,协同辽西五市推出精品旅游线路和主题活动,挖掘文化内涵设计研学旅游线路,做大“锦州好礼”产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便捷、个性化的服务。

红色基因是锦州的精神底色。我市强化价值引领,推进“十个一”工作体系“英雄城市、锦绣之州”主题宣传,制定创建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推进辽沈战役纪念馆相关认证和项目建设,围绕重大时间节点组织纪念活动,宣传先进典型,塑造城市精神品格,让英雄城市的精神熠熠生辉。
文明创建是提升城市文化软环境的重要抓手。锦州运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113720”工作体系,加强常态化督导,推进固定测评点位标准化建设,践行创建惠民,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全面提升城乡治理水平和文明程度,让城市更具温度与内涵。
(锦州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