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思想周刊|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产业转型升级

2025-07-21 07:54:00     阅读量:0

新重庆-重庆日报 孙建欣

近日,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文选》第一卷指出,要“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是关系乡村振兴实效的关键因素。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产业转型升级,不仅是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点,还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农业强国的重要路径。当前,我国乡村面临资源约束日益趋紧、优质农产品供给不足等问题,亟需深度挖掘绿色经济价值,着力发展绿色生产力,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产业转型升级。

融合绿色低碳技术,重塑农业生产方式。以绿色低碳技术重塑农业生产方式,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充分发挥绿色低碳技术的资源节约效应、环境友好效应和生态增值效应,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的基础支撑。一要推动绿色低碳技术与传统农业深度融合。大力推广生态种植、健康养殖、有机肥料、生物防治等绿色技术,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循环型农业产业体系,降低生产能耗与污染排放,提升农产品生态价值与市场竞争力。二要强化科技赋能农业智能化发展。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技术,对农业生产设施进行绿色化智能化改造,实现对水、肥、药等农业投入品的精准化管理和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三要将绿色要素融入传统生产要素配置过程。将绿色低碳技术、生态标准等嵌入土地、资本、劳动力等传统生产要素配置全过程;既要通过适度规模经营提高绿色技术应用效率和环境治理能力,又要利用绿色标准重塑农业经营模式,保障农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

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在市场对乡村各类优质农产品强劲需求的推动下,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产业转型升级正当其时。一要做精做优乡村优势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发展地域特征鲜明、乡土气息浓厚的乡村优势特色产业,充分发挥特色种养、特色食品、特色手工业和特色文创等产业的潜力,围绕“土特产”要求,打造一批高品质的“乡字号”“土字号”特色绿色品牌,建成产业、形成集群,提升农业产业综合效益。二要加快推动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打破传统单一生产模式,发展生态种养业,推进生态农场建设,推广种养加结合、农林牧渔结合、产加销一体等循环型农业生产模式,提升产业附加值;加快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森林康养等产业,共同推动农业林业效益提升与生态环境保护。三要发展壮大乡村绿色环保产业。扶持专注于乡村生产生活废弃物处理和生态环境治理的环保企业,通过整体开发、产业联动、打包经营等模式,为乡村环境治理提供综合性解决方案,将生态保护转化为产业转型发展机遇。

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强化产业升级支撑。绿色金融作为连接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重要纽带,既能通过多元化金融产品为乡村产业绿色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又能以市场化机制引导社会资本流向绿色低碳等新兴领域,推动乡村产业从“资源消耗型”向“生态友好型”转变。一要强化政策与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通过出台具有针对性的财政补贴、风险补偿等配套政策,降低金融机构参与乡村绿色项目的风险和门槛;同时,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流入乡村绿色发展领域,形成政策引导、财政撬动、社会参与的良性互动机制。二要创新绿色信贷产品与服务模式。围绕农业绿色技术研发应用、农村生态保护与治理等重点领域,引导银行结合乡村项目特点,开发灵活适配的信贷产品。优化信贷审批流程,建立绿色项目快速通道,提高信贷支持力度,确保资金及时流向有迫切需求的乡村绿色产业项目。三要拓宽直接融资渠道。适时推出乡村绿色发展专项债券,明确债券资金的投资范围,重点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绿色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公益性较强的项目,通过债券市场规范化运作,引导社会资本定向支持乡村绿色发展。

【作者单位:重庆开放大学(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本文为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KJQN202404014成果】

原稿点击>>思想周刊|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产业转型升级-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