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71岁老人运动时心脏骤停,突然倒地!全靠它捡回一条命↗
AED你了解吗?
如今它的身影几乎遍布
上海各处场所,
地铁站、居民区、健身馆…...
AED,也就是自动体外除颤仪,
可以在患者突发心脏骤停后的
4分钟黄金抢救时间内,
派上大用场。
如今这样的"急救神器"
越来越多地配置
在居民家门口,
守护着老百姓的生命安全。
前不久,
在徐汇区田林街道市民健身中心,
一台AED设备
就成功挽救了一位71岁老人的生命。
4月8日,
市民王阿姨正在打乒乓球,
当时她正弯腰捡球,
突然就丧失了意识,
摔倒在地。
在随后的1分钟内,
乒乓球区域负责人
就发现了王阿姨的情况,
迅速拨打120,
工作人员也快速赶到现场,
使用AED设备抢救、
并进行心肺复苏等救援。
心肺复苏配合AED除颤,整个施救过程持续了12分钟。120急救人员赶到时,71岁的王阿姨已恢复微弱的呼吸和心跳,被无缝对接送往医院。
入院当天,王阿姨就动了心脏支架手术,现在已经转危为安,现在已经出院修养,不久之后还要再接受一次心脏支架手术。
今年71岁的她告诉记者,自己在鬼门关外晃了一圈,现在想想感觉既幸运又后怕,但最重要的是,王阿姨想彻底康复后当面前去感谢为她施救的几位工作人员。
“因为我是两根主动脉血管都堵了,现在已经安了一个支架,再过一个月,另一根血管还要装支架。我手术完以后,一再感谢我的主刀医生,他说你最应该感谢的就是市民健身中心,如果没有他们积极救助,后果会非常严重,就像心脏猝死,要不是及时抢救,可能人就过不来了。”
健身中心群里的街坊四邻
也纷纷为这次与死神赛跑的奇迹点赞
回顾整个过程,
最值得庆幸的是
AED设备的到位
同时
"黄金4分钟"社区急救体系,
也正在街道落地生根。
徐汇区田林街道服务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街道有31台AED设备,其中26台全部布设在居民小区,基本上每一个居民区至少有一台。剩下的有重点公共点位,比如党群中心、市民健身中心。2025年计划再增设56台,大部分也是布设在居民小区以及一些重要的公共场所里。
设备到位,
是否有人会操作也很关键。
尽管AED自带全程语音提示,跟着做并不难,但救护还需配合心肺复苏,按哪里?按多深?除颤电极片怎么贴最准确?这些细节仍然需要通过相关培训才能完全掌握。
因此今年以来,田林街道组织了22场“快而频”的应急救护培训,包含需要考证的专业类和无需考证的普及类两种,每场时长分别为3小时和1.5小时。相当于街道里,平均每5天就会有一场培训,每5天就会多出36名掌握或了解急救知识的操作人员。
这样的“救命神器”
你怎么看?
你家附近有吗?
留言区说说你的看法和建议。

看推文多多点赞转发
有机会获小坊送出的礼品
坊友们千万别错过!
记者:孙明 张羽飞(实习)
编辑:lady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