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被乌鸦围攻落水的“后海泳哥”康复放归 离开前它转头看了一眼康复师

2025-04-02 16:48:00     阅读量:0

封面新闻记者 吴冰清

4月1日,北京十三陵附近,北京猛禽救助中心放飞了一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雕鸮。

这只雕鸮还是一只网红——3月初,它在后海被一群乌鸦围攻落水。“鸮落平阳被鸦欺”,它只能认怂,并奋力游到岸边求助。于是,这只雕鸮便有了“后海泳哥”的称号。被热心市民救下后,“泳哥”在北京猛禽救助中心接受了两周多的康复,在通过放飞前评估后,它回到了属于它的天空。

“落难”后被迫“蝶泳”自救

两位市民用扫把将其捞上岸

“泳哥”的传说始于3月8日。据救助人陈京明描述,当天上午,后海水面附近聚集了一大群乌鸦,“它们从树上驱赶一只体型比较大的鸟,这只大鸟被乌鸦攻击落水,然后浮在水面,虽然一直想试图蹿出水面,但一飞起来就又被乌鸦攻击到水里。”

热心市民用扫把将落水的雕鸮救下(图片来源:石头)

随后,落水的“大鸟”开始从水中央往岸边游。陈京明跑到“大鸟”上岸的方向,和另一个市民,用大扫把将其捞了上来,“原来是只猫头鹰”。此时,猫头鹰的腿部、腹部以及翅膀的羽毛都湿了,在等待110期间,有热心市民还拿出狗窝给其保暖。

随后,猫头鹰被警方送至北京猛禽救助中心。在那里,它的身份得以确认:它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雕鸮,也是北京地区体型最大的猫头鹰。

热心市民用扫把将落水的雕鸮救下(图片来源:石头)

作为猛禽,这只雕鸮为何会被乌鸦“围攻”?北京猛禽救助中心主管郑珊表示,雕鸮是比较凶猛的肉食性动物,对乌鸦来说属于严重的威胁,乌鸦和喜鹊一样都属于鸦科鸟类,智商较高,它们会拉家带口的驱赶在自己领地内的威胁,“所以乌鸦们会一起攻击它,起到驱逐出领地的作用。”

“鸮落平阳被鸦欺”,落水后的雕鸮,大长腿和翅膀完美配合,在水中“蝶泳”,最终游到岸边获救。其实,猛禽的羽毛防水能力比水禽差很多,如果长时间在水中,是很危险的。“这只雕鸮并不是自愿下水游泳,所谓游泳只是权宜之计。”郑珊说。

落水的雕鸮(图片来源:石头)

胆子不大一度因为应激绝食

悉心照顾两周多后康复

在北京猛禽救助中心,康复师为“泳哥”做了一个全面的检查,包括称体重、查看其胸肌的饱满情况、检查血检、羽毛、骨骼情况等。在做检查前,康复师还专门用布套套住其头部,“这是为了避免紧张,减少应激。”

进行体检(图据北京猛禽救助中心)

据了解,“泳哥”虽然下水游得猛,但其实它胆子不大,刚来到救助中心时,应激反应比较突出,见到人类会有正常的躲避行为。

高级康复师周蕾介绍,初次体检时,“泳哥”整体状况尚可,但精神有些萎靡,白细胞略高。两个异常的数值指向其肌肉有些拉伤。随着时间推移,它又出现了左侧第二趾轻度肿胀、腿部和翅膀肌肉颜色异常、不主动进食等问题。

康复师给雕鸮注射补液(图据北京猛禽救助中心)

为了保证“泳哥”的基础营养摄入,康复师们只能每天为它进行补液和填食。终于,在3月21日,这个“吃饭困难户”终于自己吃饭啦。“经过两周多的康复,其血检结果和肌肉颜色恢复正常,并开始主动进食。”

对于“泳哥”的性别,周蕾表示,从体型来看,“泳哥”是雄性的概率更大一些,因此这个“哥”名副其实。

康复师给雕鸮填食(图据北京猛禽救助中心)

国际爱鸟日当天傍晚放归

回头看了眼康复师才展翅高飞

4月1日,国际爱鸟日,通过放归前评估的“泳哥”将要回到属于它的天空了。

放归的时间选在了傍晚6点多。据了解,这是因为雕鸮是夜行性猛禽,在黄昏和清晨更活跃,傍晚放归更符合它的生活规律。傍晚放归的另一个好处是,此时乌鸦和喜鹊较少活动,可以减少雕鸮放归时被这些鸟类打扰的可能。

康复师和雕鸮(图据北京猛禽救助中心)

从接受治疗的北三环,到放归的郊区十三陵附近,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中,康复师们担心转运箱中的“泳哥”磕碰,特地在出发前将其容易擦伤的地方贴了外科用的膜。到待放归地点后,周蕾将“泳哥”抱了出来,并帮它整理好羽毛。

是离别的时候了,周蕾先用手稳定住“泳哥”,等风稍微平息后,她慢慢松开双手。此时,“泳哥”仿佛也收到了来自天空的召唤,它回头看了眼周蕾和同事,然后抖动翅膀,向远方的树林飞去。

放飞成功(图据北京猛禽救助中心)

“其实是很偶尔的一个现象,它可能就是在观察周围情况时,碰巧看了一眼。看到还有人,就楞了几秒。”周蕾表示,“泳哥”的这一个回头,在网友看来很温馨,但有着14年动物救助经验的她,在当时却有点紧张。“正常来讲,就观察观察周边,就直接飞走了,但如果长时间停留,会担心是不是还有什么问题。”周蕾说,救助野生动物,最担心的就是让它们产生错误认知,觉得跟人类亲近。好在,最终“泳哥”头也不回地飞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