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城市流水镇:全产业链赋能 小西瓜“种”出亿元大产业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谢子恒、肖银桥)近年来,流水镇依托新型农业主体培育,不断壮大西瓜种植“育种管收销”全产业链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瓜农在育苗基地购买西瓜苗
4月份是栽种西瓜苗的关键期。清晨六点,流水镇黄湾村八组西瓜种植大户王成早早赶到育苗基地,为自家的百亩瓜田预订了8000棵西瓜苗。“自己育苗没有经验,弄一棚,一半都活不了。人家这集中化管理,成活率高,出苗早,坐瓜又早。我种了15年西瓜了,深知苗好瓜才好。”王成说。

航拍瓜农移栽西瓜苗
流水镇有着“湖北西瓜第一镇”的美誉,可经过20多年的种植,流水西瓜也出现了重茬减产、品种老化的问题。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流水镇决定在育苗上做文章,通过科技转型实行产业升级,招引湖北京瑞通达落花潭育苗基地等20个育苗工厂,推动实现从选种到育苗全流程可控,满足全镇7万亩西瓜种植需求。
湖北京瑞通达生态农业科技公司技术员朱义生说:“在整个育苗过程中,加热、温度、湿度的控制方面都是智能化,在嫁接以后,消杀、杀菌方面也做得比较完善,所以它根系发达,缓苗快,成活率高。”

湖北京瑞通达生态农业科技公司现代化育苗基地(内)
“我们引进工厂化育苗,就是为了解决老百姓之前在单独育苗过程中存在成活率低、品种落后、成本高等问题,让瓜农腾出更多的精力去做好管理这些技术活,进一步提高西瓜产量。”流水镇农技中心农艺师饶传波说。
科技赋能带来的改变远不止于此。在黄湾村连片大棚里,种植大户李成强正在查看瓜苗长势。靠着育苗基地里培育出的高品质早茬西瓜苗,今年他家的成品瓜“五一”之后就能上市。
流水镇黄湾村西瓜种植户李成强说:“价格的话按照往年2块钱一斤左右,产量一亩地6000斤左右,亩产比传统种植高出至少1.5倍。”
推广“春提早+秋延后”设施种植模式,流水西瓜实现全年三季供应,价格较普通西瓜翻番。产业升级的背后,得益于当地全力布局“育苗企业+合作社+代办网络”的全产业链发展。全镇260名专业代办构筑起覆盖全国30多省市、延伸至东南亚的销售网络,高峰期日发货量超200吨。
流水镇黄湾村八组西瓜种植户王成说:“买他的瓜苗,瓜也卖给他,他负责给我们卖 。”
“我们每年育有上百万西瓜苗,回收的西瓜能达到80%以上,再由我们销往全国各地。”流水镇西瓜苗育苗基地负责人刘杰说。
从一粒种苗到甜蜜果实,从传统种植到智慧农业,流水镇通过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延伸产业链条,特色农业正在焕发新的生机。目前,流水西瓜产业年产值突破3.2亿元,带动4000多农户增收。
流水镇党委书记金鹏说:“我们将通过优化品种提品质,种植口感好、糖度高、市场认可度高的新品种,推广大棚、地膜覆盖等设施农业,实现西瓜种植周期前移。另外,拓宽销售渠道,实现流水镇西瓜产业提质增效,助力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