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关税重压下,新加坡经济学家称这一市场对东南亚出口至关重要
新加坡国立大学南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阿米滕杜·帕利特4月21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当前,中国和东南亚大部分国家正致力于应对美国新一轮关税战对出口产生的影响。面对美国的关税冲击,东盟应与中国加强贸易往来。

漫画作者:中国日报 马雪晶
美国加征关税冲击东南亚国家
文章指出,自美国政府4月2日宣布实施“对等关税”以来,多个东南亚国家受到冲击。其中,柬埔寨将被加征49%的关税,这是美国对东南亚国家加征的最高税率;接下来是老挝、越南和缅甸,分别达到48%、46%和44%。此外,马来西亚将被加征24%的关税。
美国政府对大部分国家的“对等关税”设置了90天“宽限期”,不过10%的“最低基准关税”已经生效。在这90天内,有关国家预计将就“对等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与美国进行单独谈判,这些谈判的成败将决定最终税率。
自美国于2018年挑起贸易战以来,东南亚地区备受关注,因为大量投资项目以及部分产供链转移到了越南、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等国。这些国家的出口产品长期以最惠国税率进入美国,其中一些国家还能享受普惠制关税优惠待遇。
如今,美国加征关税将极大地影响东南亚国家的对美出口。有鉴于此,这些国家需要开拓新的市场,实现出口多元化。
美国实施的“对等关税”或将产生更广泛影响,迫使更多贸易绕开美国市场。越南、泰国和印尼等长期以对美出口为主的国家预计将千方百计增加对华出口。
中国市场对东南亚国家至关重要
文章进一步表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市场对于东南亚国家实现出口多元化至关重要。事实上,中国促进国内消费、尤其是进口商品消费的举措同东南亚国家增加出口的目标可谓相向而行。
增加从东南亚国家的进口,特别是通过《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等自贸协定,无疑有助于中国提升经济效益。
对中国而言,从东南亚进口更多物美价廉的商品可以满足消费和中间投入需求,进而将更多的国内生产线转向高科技领域。与此同时,这也有助于支持中国庞大的在线零售市场,为国内消费者提供更加丰富的选择。
在此背景下,中国企业预计将以为本土市场提供更多产品为目标,扩大在东南亚国家的生产线。
美国关税战冲击了世界贸易,将导致全球生产网络、供应链以及区域跨境贸易模式的重新调整。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增长很可能是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未来,一些东南亚国家将成为中国的主要出口国,而中国在东南亚的投资也将进一步增加。
(英文原文刊发于《中国日报》智享汇栏目)
(编辑:严玉洁 王辉 朱萍)
来源: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