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联播丨甘孜:强化监测巡护 构筑川西北生态屏障
在我省甘孜州,有各类自然保护地81个,这几天,随着气温回暖,保护区内的“小可爱们”开启了春日“遛弯”模式,当地新一轮的监测巡护工作也同步展开,为野生动物的栖息繁殖保驾护航。

在色达县泥拉坝湿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经长途飞行抵达后,正悠闲踱步、自在觅食。此外,斑头雁等众多水鸟也结伴而来,与藏原羚等“原住民”一起,构成一幅和美生态画卷。

甘孜州色达县林草局生态修复股技术人员 德确:我县境内各类高等植物种群达到381种、高等野生动物种群达到265种。目前,我们平均6平方公里配备1名巡护员,进行常态化巡护,为它们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栖息环境。
色达县境内有泥拉坝、年龙等4处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161.01万亩。近年来,当地通过开展湿地修复、林草复绿、填沟堵渠等工作,持续改善生态环境。

甘孜州色达县林草局副局长 杨小鸿:我们将计划实施13个生态综合治理项目,攻坚55万亩生态复绿,以生态治理筑基,构建“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绿色高质量发展道路。
同样开启“保姆式”巡护的还有石渠县,4月起,近300名生态管护员将分区域对四川长沙贡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常态化巡护。

甘孜州石渠县长沙贡玛乡党委书记 青美多吉:保护区内没有开发公路,巡护员们骑摩托或马进行巡护。主要看是否有动物需要救助,还有对牧民进行生态保护的宣传教育。
作为长江黄河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地,石渠县通过“生态效益补偿+巡护”模式,建立县、乡、村、户四级联动保护体系,先后兑现补偿资金1667.01万元,对湿地进行全域管护。

甘孜州石渠县长沙贡马乡驻村第一书记 叶荣俊:保护好长沙贡马湿地也是我们驻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去年,我村群众通过(中央财政)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资金人均增收7359.12 元,实现了湿地保护和村民增收的有效结合。
- 本文分类:实时讯息
- 本文标签:石渠县 湿地 生态 色达县 长沙 甘孜州 种群 常态
- 浏览次数:0 次浏览
- 发布日期:2025-04-06 21:33:00
- 本文链接:https://m.qckvzv.cn/news/p9v7EAQ6L5.html